解析不干胶标签印前底片与印后模切的关系 以丝网印刷的方式来印刷不干胶标签具有墨层厚重、立体感强、成本低廉的特点,深受中小企业生产厂家青睐,很多丝印从业者初期都是从不干胶标签丝印开始开拓出多领域的丝印事业的。
丝印不干胶的市场潜力巨大,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丝印应用领域。这里,我们着重谈谈丝印不干胶网版底片与后期模切加工的重要关系。
从整个工艺流程来看,网版底片的设计输出是最先的一步,而模切加工则是全部流程的最后一步,为何要将二者加以对比呢?二者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网版底片与后期的模切加工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不能不加以单独说明。
印前的网版底片设计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印后模切加工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按照标签的规格来规划版面布局。(这里说到布局,有必要解释一下:因为不干胶标签的特征是小而数量大。一般来讲体积都不大,图文都一样。因此,要像排名片版那样,把一个16开大小的版面按照标签的实际大小计算出左右上下的排列数量。丝印时,印一次就是印一个切好的16开的单张不干胶纸,而这些16开的单张不干胶纸在全部印完干燥透彻之后,进行必要的模切工序才能将不干胶标签独立出来。换句话说,没有经过模切的16开式的整篇幅是没法使用的。)由此可知,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必须先得出后期刀模具的规格,然后依据后期刀模具的规格来安排底片的设计规格。
丝网印刷不干胶有个特点:不是采用卷筒纸标签印刷机印刷,因此,需要将卷筒状的不干胶原材料用专用的裁纸切刀按照实际规格(如16开规格)、数量进行切裁后得到单张的不干胶纸。或者直接购买已经切裁好的平板不干胶纸(各规格都有,切裁非常标准,易于丝印时套印准确)。印前底片的设计之初,应参考单张不干胶纸的实际规格来进行布局。
在得到了单张不干较纸的规格之后,按照其幅面尺寸,在排版软件中设定其上、下、左、右的具体尺寸,然后,根据标签的实际规格,计算一下横排多少个,竖排多少个。这里,有个重点,也就是在此处要充分考虑到后期模切加工的需要:
1、如果采用的是刀模、冲裁的形式,则必须在每个标签与标签之间的上下左右预留出不低于5毫米的边距。(每个标签5毫米,两个标签的边距相加正好是1厘米)。如此,才会在后期模切与冲裁过程中有足够的余地,不至于产生偏位造成废品。
2、如果采用的是手工刀切,(此种形式必须是直条式的长方形标签)可以不用预留余富边距,但要在上下及左右两边留下切刀点(线),换句话说,就是让手工移动钢尺的时候,能够准确地对住左右的刀线切点。上下也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