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VS刘强东
继在朋友圈讲述《地板闹钟的故事》回应“裁员”之举之后,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再一次以一封内部信成为了新闻热点的“宠儿”。
京东的真情实感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4月7日,京东被爆发布内部邮件,要求坚持淘汰三类人:不能拼搏的人、不能干的人、性价比低的人,有家庭身体原因的人也不能免责。一时引起热议,事情愈演愈烈。
“迫不得已”京东领导人刘强东终于面对现实问题于4月16日发布了一封内部信。在这份内部信中,刘强东以“你们的东哥”自称回应了近日各界对“京东物流取消快递员底薪并调整公积金系数”的关切,并十分坦诚的向京东物流的员工们交出了“实底”。
据刘强东说:“京东物流2018年全年亏损超过23亿,这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亏损了。如果扣除内部结算,京东物流去年亏损总额超过28亿。如果这么亏下去,京东物流融来的钱只够亏两年的。核心原因就是外部单量太少,内部成本太高”。所以面对这种局面,刘强东认为京东只剩了两种选择那就是:增加外部收入或者将内部成本,包含员工的五险一金和福利水平,降低到和市场上其他快递公司一样的水平。否则再这样亏损下去京东就有可能面临倒闭。
除此之外,刘强东也讲述了全员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的巨大压力:到了2018年,京东为配送员缴纳的五险一金+商业保险的总额比市面上主流的四五家民营快递公司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除此之外,公司的探亲补贴、大额补贴、医药费等福利每年都要花掉数亿元。
面对这样现状、压力与选择,刘强东在信中承诺:公司绝对不会取消配送员的五险一金,仅仅调低了一点点公积金比例,但坚持在平均中位数比左右。他还表示,这样的选择就会要求全员必须努力提高揽件数量,增加公司收入。
刘强东在信中强调,取消底薪不是为了降低工资,如果是这样的话,公司就输了,京东物流也就只有倒闭的结局!公司所做的这一切,只想让京东物流可以生存下去。
事实上,在2018年2月京东与阿里还因为五险一金缴纳金额的事情有过“口舌之争”。2018年2月1日刘强东在社交网络发文称:“刚刚看了一下去年各种数字!为兄弟们缴纳了60亿的保险和公积金!缴纳的税收更多!!我们坚持全员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刘强东还表示:“如果通过劳务外包或者少缴,一年至少可以多赚50亿人民币!”但是随后,阿里巴巴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便在社交网络上做出了回应,称:“阿里公关部小强对此表示:交五险一金是企业公民的基本义务,想不明白怎么还有企业家拿这些本来该尽的基本义务,来炫耀自己。该给员工交的钱,千万别搞得跟施舍给员工一样。这样特别不好。再优秀的企业不都是员工成就的吗?”
事情持续发酵京东与阿里巴巴互不相让,在2月2日晚间网上又曝光了疑似京东员工回应阿里公关对京东的讽刺:“依法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不仅是义务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全额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相信一线员工的幸福感也能得到大幅提升。只是不知道你们为那些风餐露宿的为你们送货的快递员缴纳了多少?为你们号称创造了3000万就业的电商从业者缴纳了多少?是不是也敢晒晒呢,希望不要让他们寒了心,毕竟你们的帝国是建立在他们的血肉之躯之上的。”
当初的京东以发放给一线员工的福利为骄傲的资本,而如今的京东也正因为这些福利陷入困境。其实京东当年走自建物流的道路,一开始便不受认可,因为行业内的人都知道自建物流成本高。好质量所依赖的高成本,并不能通过提价得到完全的弥补。另一方面,通达系的服务质量也在提升,这也就提升了相关电商的性价比。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没有多少通过提价弥补物流成本的空间。不过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京东自建物流以后便可以自己把控物流质量。而刘强东的坚持也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为说到送货服务质量,没有哪家电商可以跟京东比。京东也正是凭借良好的用户口碑,获得了稳定的市场地位。
但存在的问题终究还是要解决的,既然不能提价弥补物流成本,那么,京东把物流独立出来,并发展第三方物流,希望通过获得第三方物流的收入来摊薄物流成本,也就是必然选择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京东以往是仓对点的仓储物流模式,和点对点第三方物流模式差异巨大。发展第三方物流,同样成本巨大,操作起来并不是在原来的仓配体系上简单地做收入加法。如何做好第三方物流,真正摊薄物流成本,日后还将面临巨大挑战。
从刘强东的信中也可以看出,京东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市场不景气,竞争对手的花样百出这些都已经让京东招架不住,再加上刘强东新闻缠身带来的负面影响,京东危机四伏,道路艰难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状况。对于京东来说可能取消快递员底薪,可以暂时减轻这一压力说不定在绩效的激励下京东物流还会带来意外的惊喜。至于降低快递员公积金系数,企业降低5%的公积金系数,快递员自己也会相应少交5%的公积金,当下到的可支配收入甚至还会略有上升。
至于,以后京东物流能否打开新局面,员工又是否真的能收入见涨,这恐怕得看以后的反馈情况。